发挥工匠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——工学院施达雅老师分享《模拟电子技术》课程思政思路探讨
发布时间:2021-07-08 16:29:30
  《模拟电子技术》课程是为信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,该课是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、设计及实践能力。引领学生开启专业之门的“开山之课”,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 

教学现场

 
本学期主要从以下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元素,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。
1、创新意识
在讲授“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”的时候,讲述国产芯片在技术封锁中艰难求发展的历史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;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涉及特色半导体、特种计算机等环节的自主可控,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、信息产业的核心、实现信息安全的基石;再结合美国对我国发动贸易战和芯片制裁的时事,激励学生以祖国强盛为己任,为自主知识产权而发奋学习。
2、科学素养
模拟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中,还有很多知识点渗透出对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培养。比如在讲授放大电路能否正常放大交流信号时,分析这个问题要全面,既分析从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,也要分析交流信号能否顺利传送到输出端。这正如人生也会面临选择,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进行多方面的求证,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能力。
3、工匠精神
在讲授“二极管的特性曲线”时,深入指出二极管特性曲线上的三个区域各有作用:二极管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时可作为开关器件用于数字电路,而工作在放大区时可用于模拟电路起放大电压或电流的作用,因此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从组成器件上来讲并无本质区别,从而回答了“数字时代为何还要学模电”这个问题,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定位,明确学习目标;鼓励学生追求“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”的工匠精神。
 

学习片段

 
为了适应“新工科”背景下的人才需求,《模拟电子技术》课程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,另一方面坚持立德树人,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让思政元素有效地融人课堂,使教师讲得鲜活、学生听得舒心,为以人文素养融通创新人格,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,积极打造“新工科”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新模式。

 
信息来源:工学院 施达雅/文、图 张鹤/编辑 曾越/排版
闽ICP备07005638号
Copyright © 2020 福州工商学院工学院 版权所有

招生热线:0591-83909908 / 83909902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
邮编:350715